中信建投研报称,未来三年全球电解铝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,但是这种平衡建立在中国电解铝满产超产,海外电解铝新增产能如期释放的基础之上,供应稍出问题便会供不应求。当高价格—高利润—新供应的传导链条受制于......
今年以来,以黄金、白银、铜和铝等为代表的金属板块波动较大,其中国际黄金价格更是首次站上4000美元/盎司关口,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,同时,这也引发了基金、期货等专业机构就金属周期行情是否开启展开讨论......
随着气温日渐走低,多地供电和供暖需求持续攀升,能源保供迎来“大考”。11月5日,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能源局获悉,今年前9月该市实际兑现电煤合同约1.84亿吨,履约率83%,较去年同期提高近5......
一、总体情况2025年10月下旬,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999万吨,平均日产181.7万吨,日产环比下降9.8%;生铁1918万吨,平均日产174.4万吨,日产环比下降5.8%;钢材2194万......
来源:华泰期货作者:化工组PX0>对二甲苯PTA11月6日,PX/PTA主力合约分别上涨3.05%、2.27%,主要原因是:1、PTA处于低估值状态,近期检修计划集中:当前PTA加工费较低,250元......
来源:华泰期货作者:封帆重要数据铝现货方面:SMM数据,华东A00铝价21360元/吨,较上一交易日变化60元/吨,华东铝现货升贴水-30元/吨,较上一交易日变化-10元/吨;中原A00铝价2124......
当前,市场对票息资产的寻觅需求更加强烈,但化债已经进入后半程,市场对于下沉又有所担忧,因而,寻找优质担保公司担保的债券,就成为一种新的选择。从择时角度而言,2023年以来,担保利差不断下行,但近期担......
登录新浪财经APP搜索【信披】查看更多考评等级◇作者: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绿色金融研究部高级副经理 吴国维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绿色金融研究部总经理 商瑾◇本文原载《债券》2025年10月刊摘......
2025年,中国—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实施10周年。中方数据显示,2024年,中澳双边货物进出口额达2112.7亿美元,较2015年增长85.6%。这是记者日前从虹桥国际经济论坛“中澳自贸协定实施1......
英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.00%不变,符合市场普遍预期。货币政策委员会(MPC)在本次决策中试图平衡两方面因素:一方面,整体通胀率仍显著高于2%的目标水平;另一方面,近期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现疲软......
记者从赛迪获悉,赛迪顾问6日发布了中国中西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,全景展现我国中西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新态势。研究成果显示,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发展基础、资源禀赋、区位条件等存在差异,中部城区......
马来西亚央行将隔夜政策利率(OPR)维持在2.75%不变。这是该行连续第二次在议息会议上按兵不动,符合市场普遍预期。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,当前利率水平“适宜”,能够在确保物价稳定的前提下,有效支持经济......
来源:中粮期货研究中心摘要PX供需维度强现实预期中性偏弱,日内增仓上涨的核心因素在于成本、供需及股票利好三因素共振。同时PTA月差并未明显走强,说明减产依然是概率问题,而原油-聚酯产业链现实端PX库......
来源:华泰期货作者:师橙市场要闻与重要数据期货行情:2025-11-06,沪铜主力合约开于85550元/吨,收于86320元/吨,较前一交易日收盘0.76%,昨日夜盘沪铜主力合约开于86,320元......
来源:中粮期货研究中心摘要10月在产蛋鸡存栏转降,但短期供给过剩格局未改,当前市场对于淘鸡进度存在一定分歧,盘面从超跌转为快速反弹,定价逻辑转向预期端。尽管从短期趋势来看,盘面上行态势尚未结束,但追......
【大宗商品价格指数】11月6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为867点,与昨日持平,较周期内最高点1343点(2021-10-19)下降了35.44%,较2016年02月03日最低点660点上涨了31.36......
新华财经纽约11月6日电(记者徐静)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25年12月黄金期价6日下跌8.1美元,收于每盎司3984.8美元,跌幅为0.20%。受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抛售压力影响,黄......
大涨做减法,高低切换全面展开!11月7周五早评:大涨做减法,高低切换!盘面分析1、周四各大指数温和放量收中阳,上证站上4000点;短线若再攻4025新高,必须量能有效配合,至少要2.3万亿,否则容易......
9月下旬以来,沪铜在宏观政策宽松预期与铜矿供应收缩担忧共同推动下,增仓上行趋势显著。进入10月中旬,由于外围局势不稳,铜价高位震荡加剧。10月中下旬,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暖,沪铜价格重拾升势,并接连突......
新华财经北京11月7日电(记者王婧涵)近日,德系汽车三巨头——梅赛德斯-奔驰、宝马集团、大众集团相继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,在高昂的电动化转型成本等因素影响下,其业绩集体承压。业绩集体承压大众集......